房天下 >资讯中心 > 项目 > 正文

漯河将打造水上交通与水上旅游工程!

漯河日报  2019-02-19 09:56

[摘要] 围绕增强漯河综合竞争力与辐射引领力,进一步发挥优势、挖掘潜能、培育品牌、打造龙头,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着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重点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体育赛事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提升漯河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地位。

2018年7月31日,漯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作出重大决策,建设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生态水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即“四城同建”。

2019年1月12日至13日,漯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讨论了加快推进“四城同建”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

漯河将打造水上交通与水上旅游工程!

 “四城同建”重大战略决策,是对“一区两城一中心”战略定位的深化、拓展和提升,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站位为中原出彩增添浓彩的战略举措,是落实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漯河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满足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对于放大特色优势、增强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彰显文化特质、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漯河在全省乃至全球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经济辐射力、文化软实力、城市吸引力、区域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辐射带动豫中南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全面推进‘四城同建’,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漯河更加精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市委书记蒿慧杰在市委七届九次全会上的讲话

“四城同建”重要任务

1、建设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

围绕增强漯河综合竞争力与辐射引领力,进一步发挥优势、挖掘潜能、培育品牌、打造龙头,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着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重点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体育赛事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提升漯河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地位。

重点建设五大中心

1.现代物流中心

建设有影响力的冷链物流基地、中原快递快运暨智慧物流基地、豫中南消费品中转分拨基地和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依托漯河地理区位优势和多式联运物流通道优势,重点发展跨境电商物流、保税物流等高附加值物流类型。

2.医疗服务中心

推动市内优质医疗资源整合重组,市内外优质医疗资源联合汇聚,打造优势学科集群,优先建设10个知名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一批专业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院。

3.职业教育中心

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专业联盟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产教融合的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围绕食品、健康医疗、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培育一批、全省职业教育品牌。

4.体育赛事中心

积极争取举办排球、乒乓球等和省级专业赛事,扩大漯河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创新赛事运作模式,致力办好沙澧河龙舟公开赛、环沙澧国际马拉松大赛、国际徒步大赛、环沙澧自行车骑行大赛、汽车拉力赛、心意六合拳国际大赛等具有漯河特色的品牌体育赛事,提升赛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5.检验检测中心

争取建设更多的、省级检测中心,培育有影响力的检验检测品牌。争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市。打造食品产业质量标准中心。

2、建设中原生态水城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四水同治”和“森林漯河”建设总体要求,以大规模理水治水、大面积植树布绿为重点,全面推进中原生态水城建设,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生态系统、高颜值的城市风貌、高效能的基础设施、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全面建成“生态优质、环境优美、设施优良、生活优游”的宜居宜业城市。

重点实施八大工程

1.河湖水系建设与修复治理工程

●构建河湖相连的水网体系。市区构筑“三河润名城、六系汇沙澧、复育三湿地、镶珠十六湖”的水城格局,临颍县构筑“三河贯颍城、六湖相依偎”的水城格局,舞阳县构筑“一河两带、五湖六脉”的水城格局。

●大力营造小微水系。形成水系“小循环”。依托小微水系与河渠支沟的衔接,构筑景观排水系统。

●着力水生态改善与水资源配置。结合河渠连通工程,增强河水流动性,改善流域水生态。加快建设市区主要河渠连通及闸坝导流工程,增加水资源调配机动性,优化水资源配置。修复自然水生态系统。

2.水污染防治与中水利用工程

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监督巡查。提升河道自净能力。加强水域岸线污染防控。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达标排放。提高中水利用率,2025年之前中水回用率达到100%。搞好农村农业污染治理。

3.海绵城市建设与防汛排涝工程

大力推广海绵体建设。分片区统筹防洪排涝,分片区推动雨污分流改造,污水进管网,雨水进“海绵”。新老城区统筹推进。老城区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等问题。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

4.饮用水水源保护与地下水资源保护工程

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

5.森林漯河建设与植物多样性工程

开展全域绿化行动。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实现城市公园化、城郊森林化、廊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提升城区绿色生活圈。建设环城森林防护圈。坚持适地适树。

6.水安全保护与植物安全保护工程

强化城市防洪和乡村内涝治理。加强植物保护。

7.健康设施与文化植入工程

植入健康设施,打造“康体空间”。植入文化标志系统,打造“文化空间”。植入公共活动,打造“乐享空间”。

8.水上交通与水上旅游工程

建设全省特色的水上旅游精品路线,构建“城市景观+沿河乡镇历史特色景观+沿河乡村大地田园景观”的沙澧河精品水上旅游线路。建设水上公共交通系统,构建“水上巴士+共享单车”联动的绿色交通体系。景区提档升级。将国家沙河湿地公园在现有基础上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建设中国食品名城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健全链条、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完善功能、扬长补短,提高先进制造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化食品安全,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打造国内领先优势凸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食品名城。

打好“二三四五”组合拳

1.形成两大链条

纵向链条。由中间的食品加工向上游的种植(养殖)和下游的营销服务两端延伸,推动原料种植、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研发等全产业链发展。横向链条。提升肉制品、面制品、休闲食品、果蔬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链高端化水平,加快发展食品机械、食品包装、食品辅料、食品物流等高效益的关联配套产业链。

2.搭建三大平台

会展平台,提高食博会国际化、市场化水平,提质升级。研发平台,加强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市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检测平台,发挥好两个“国”字号食品检测机构优势。

3.完善四大体系

产销衔接体系。质量标准体系,使我市成为乃至全球食品行业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孵化地。监测预警体系。安全追溯体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4.建设五大基地

即全球的肉类加工基地、知名的休闲食品生产基地、的冷链物流产业基地、重要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行业领先的食品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4、建设中华汉字文化名城

深入研究挖掘汉字文化资源,加大存量汉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加快发展汉字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汉字文化传承弘扬载体,持续强化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特色定位,把我市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华汉字文化传承创新区、汉字文化产业发展先行区、汉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内外知名的许慎文化研究教育传播中心。

实施五大行动

1.汉字文化传承弘扬行动

加强汉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许慎文化特色品牌。推进许慎文化研究和教育传播。坚持办好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创办许慎文化研究专业期刊。推动许慎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推动汉字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汉字文化国际影响力。

2.汉字文化标识体系建设行动

不断完善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基础设施,致力打造有影响、国内外具有示范效应的汉字文化弘扬传承和教育展示基地,建设一批汉字文化雕塑和公共景观,打造一批彰显汉字文韵的旅游特色小镇和街区,推动汉字文化全面融入城市建设。

3.汉字文创产业培育行动

创新发展汉字文化业态。举办汉字文化创意大赛,研发一批汉字创意产品,集聚一批汉字创意企业,打造一批汉字创意品牌,进一步激发汉字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发展文化商务、文化旅游等,提升中华汉字文化名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深度开发汉字文化系列产品。

4.汉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行动

培育汉字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汉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汉字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创建以汉字文化为特色的研学旅游基地。推进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点线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行动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打造一批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项目。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形成向上向善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挖掘吸收中华汉字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构筑漯河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漯河将打造水上交通与水上旅游工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